第三只眼看诗歌(修改稿)
一、诗歌评论,想说爱你不容易对于任何文艺作品,必须要有文艺评论,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诗歌也不列外。但是我们现在的诗歌音调很高,地位却很低,这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缺少领军人物和大师的年代;诗歌评论的音量就更低了,似乎缺乏某种底气。这个我们的诗人要承担责任,诗歌评论者也要承担责任。我们做不了大师,做不了领军人物,我们可以甘心地做砖做瓦做基石。而我们的一些评论者,往往难以做到客观公正,要么是对作品肉麻吹捧,要么是把作品打下十八层地狱。为什么?是我们缺少了有质量的作品还是我们对作品本身的关注度太少?还是我们本身心里太浮躁而影响我们的眼光和判断能力?
我借花献佛,先从赵丽华的一个诗歌评论说起吧。乌青潜伏12年,如今忽然火了,赵老师功不可没: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特别白特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乌青体)
对这首诗歌本身,我个人认为它既没多好也没多坏,基本说不出什么意见,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尊重这种写作文本的特点。但赵丽华一语激起千重浪,她强悍地评价说“自己十几年前看过这首《对白云的赞美》后,即惊为天人!极其喜欢,赶紧放到我编辑的杂志及各种诗歌选本里去。”“这样的诗歌是对以往过度修辞、故作高深、拗口诘牙的诗歌方式的一种反拨,是对宏大叙事和假大空的主流话语体系的一种颠覆,是对一切所谓所指、能指、诗意、寓意以及强加给白云的陈词滥调的比喻的彻底剔除。”呵呵,看了赵老师的诗评,大开眼界!简直活生生的把我的文学追求和审美情趣拔升到了一个不胜寒的高度:在此诗面前,我读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赞美,对环境保护的无限热忱,对和平世界的无限向往,我还看到了诗人的晶莹不加修饰的心!
在“天人”的诗歌面前,以前的诗歌都不足一提,原来都是些垃圾,都是些废品,神曲原来在这里!诗坛有此神曲,诗人不再忐忑,都要挺直脊梁!我这样的诗歌爱好者也倍感荣光!从此,中国将创造宇宙奇迹,诗人第一,诗歌第一,我们霸气外露的诗人从此对“诺贝尔奖”不屑一顾,直接狂奔茫茫宇宙,领取“诺贝尔多奖”去!其实我最想说的不是这些俏皮话,面对赵老师神唠唠一样的评论,我想说的其实只有两个字:吹牛!
我实在难以看出这评论和这首诗歌有多大关联,这种质地的诗作在论坛中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令我感兴趣的的是赵丽华君的评论语言为要何如此决绝地和诗歌的文化传承相割裂,甚至要“颠覆”,就如“读破万卷书的胡适,学贯东西,却对自己的几千年来的祖传文化精华如此弃之如粪土,这种心态的扭曲,真是值得深思!(郑敏《世纪末的回顾》)”,但以胡适终其一生的创作来看,无论他如何急切要与传统文化割裂,他也无法脱离大中华这个文化母体,何况她赵丽华!我还想不通,我们鼓励诗歌创新,为诗歌开拓更广大的版图,为诗歌寻找更好的出路,为何一定要非此即彼,以牺牲传承作为代价!就像前段时间,林书豪在NBA很火,说林书豪厉害,就有一大批人要以骂易建联为SB来反衬,这种心态多么扭曲!这是题外话,回头再说我们的诗歌,对于传承的叛逆者来说,最大的可能就是我们诗歌的文化底蕴过于深厚,对当今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禁锢,当今诗歌的小有成就很快淹没在厚重的传统文化中,凸显不出来。但如此否决传承,离开“本”和“源”,急功近利,一了百了的做法可取吗?我看值得探讨。
我有种隐隐的担忧,新诗发展百年的结果如果只是让“诗唯一价值就是显示作者的语言贫乏程度已经达到极限”,那还要诗歌干什么?诗歌原本是个美女,穿旗袍穿裙子都很好看,穿丝绸穿花花粗布一样动人,留长发理波波头一样仪态万千;矜持有矜持的风情嗔怒有嗔怒的味道,可是偏偏有人要拿着刀子往她脸上划,美名其曰整容,实验!还不如直接把她送上刑场,宣判诗歌的死刑得了!如果诗歌连起码的情趣和美感都“彻底剔除”了,我们还能叫它什么?如果我们的评论只是“假大空”,泛泛而论,把读者诱入歧途,我们还要它干什么!
我还注意到,有些品论者对某些诗歌做出这样的吹捧:“东方的创世纪史诗”(评论界评诗人解文阁的长诗《悲歌》)、“自从有汉字以来最伟大的语言大师”(某名诗人评小海的诗)、“卡夫卡式的诗人”(高晓松评走饭)等等,或许在他们眼里真是这样,但这种不负责任的、极致的品读我称之为“极品”,对于这种“极品”就像看“古今中外第一人”凤姐一样,我常常掩嘴而笑。我们都知道,诗歌正处在一个缺乏大师和领袖的时代,可是我们的“大师”和“天才”在某些人嘴里随时蹦出,像说梦话或者乱嚎。我只能说,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诗歌的悲哀。
这是一个极度崇尚物质和权势的浮躁时代,我们需要心灵安静下来阅读别人的文字,我们需要别人的文字让我们的心灵安静下来,而不是相反。
二、坦诚交流,方为知音
诗意从人心产生,作品如人,既无完美之人,何来完美之作品?我们能常常从中发现它动人的惊喜,也能从中感知它令人沮丧的遗憾,对于读者来说,这才是一种完整的体验。只是对于面前的文字,我们得要先读进去,再走出来,根据个人体验进行再创作。诗歌品评不是简单的咬文嚼字。在发表言论时充分尊重文字的同时也尊重写作者,其实也是尊重我们自己。
这里想以我和一个诗歌作者的交流为例,这首诗名叫《哑妻》:
她每天至少和锅碗瓢勺交谈
三次,哗啦啦的水
弹奏美妙的音符,她支起耳朵
用心倾听,岁月流失的声音
她也喜欢和黄狗、花猫,倾谈
米粒,诗意般撒出弧线
无论诗句多么深奥,小鸡
轻轻一啄,便一目了然
日子,在一片春光中打开
放眼远眺,看见上工归来
的丈夫,她的心就飞上了蝴蝶
两只手,开始翩翩起舞
喋喋不休,秀眸闪动
一腔情思,最是那
低下眉头的微笑,恰似
三月盛开的桃花,妩媚动人
读完这首诗歌,我这样对作者说道:“这首诗歌,应是生命的礼赞!”
可是,读着这礼赞,心里不由得生长出了疼痛感。
通篇文字都在叙事,作者像是冷静的旁观者,坐在那儿,淡然而生动地向我们讲述一个哑女的生活片段,“她每天都要和锅碗瓢盆”“交谈”,她会“支起耳朵”,用心倾听“岁月流逝的声音”(虽然她可能听不出声音,“十哑九聋”),她会和小动物们交谈(虽然她说不出话),她会守望上工回来的丈夫,丈夫回来她会喋喋不休地和他比划着讲话,她也一样有着妩媚的笑容,低头的微笑也定如水莲花一般的娇羞!水质一般清亮的女子,不叹造化弄人,她的生活依然这般阳光温暖,如山里盛开的百合,单纯洁净,怎不让人平生疼爱之心!
生活是如此简单,哑女的生活态度对我们很多浮躁不安、怨天尤人的健全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个警示。感谢作者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温暖得让人疼痛的诗意画面。
诗歌,是才情体现,是思想火花,是心灵独白。哑女如此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最美。而发现这美是因为作者有颗热爱生活的心灵,有双发现生活本质的慧眼,她把哑女放在平等生活者的角度来进行叙述,冷静而客观,是对残障人士最大的尊重。诗如其人,作者笔下的哑女对生活是如此深情,她承载着作者的生活态度,对生活也用情很深,情到深处最动人。
如是。
然后,对于诗歌文本提出了我坦诚的看法:诗歌写得很美很有煽动力。语言上可再琢磨一下,如:“她也喜欢和……”“也”字可删,删后语意更肯定;再如“她的心就飞上了蝴蝶”可否成为“她的心就成了蝴蝶”,表明在飞,心花怒放了,更形象指意可能也更准;“两只手,开始翩翩起舞”“开始”二字不要更好,意思链接更紧,一气呵成;“最是那低下头的微笑”中的“最是那”三字感觉有“添足”之嫌,因为这个太容易让我们想起徐志摩的那首诗来了,你这样一用,后面句式里还有“恰似”二字,前后呼应,似有强调之意,感觉就像在套用徐诗,这是和诗歌“贵在出新”的创作追求相悖的;而不用“最是那”三字,感觉就完全不同。那文字既不为诗歌增色,也不为意境加分,可有可无,不要为好。等等。
再后作者对我的评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她也喜欢……”这个“也”字的添加是因为前边第一节是和锅碗瓢勺交谈,第二节和黄狗、花猫倾谈,所以加了也。
“她的心就飞上了蝴蝶”可否成为“她的心就成了蝴蝶”,表明在飞,心花怒放了,更形象指意可能也更准;我感觉“她的心就飞上了蝴蝶”比“她的心就成了蝴蝶”,更形象。
“最是那”只是三个字相同,后面的完全不一样,其实也不是套用徐志摩的诗句,因为我是根据前面的诗句递增而添加的,这样更准确。
我再谈了我的看法:
像这样把自己的写作思路拿出来交流是值得称道的。
但我认为不要那个“也”字一样有那层递进关系,因为提了行,我的意思是可用可不用的字尽量不用。诗歌语言尽量精炼。
“她的心就飞上了蝴蝶”那句,也不是不可。但我觉得语意相对直露且稍显游离,和我建议的句式相比,不是说我所建议的就好,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可以推敲。
“最是那……恰似……”的那句我是说句式和徐诗何其相似,徐诗为: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你的句式为:
“……最是那
低下眉头的微笑,恰似
三月盛开的桃花,妩媚动人”
你看何其相似!即使你没受这诗影响,按自己思路在写,但因徐诗在前,且太有名,就会给人套用句式之感觉。我的意思是想说能避嫌最好。
我再以和著名诗人唐诗老师的交流为例子:巴芒曾写过一组叫《四个梦境》的组诗,唐诗老师为此诗写过一篇较长的评论,这里我引用一部分——第一首为《梦见落叶》,文本如下:
早已不是寒夜
落叶的声音还是痛得死去活来
我的目光对准天上月光
常常被拖入
另外一种忧伤
五月的某夜
城市的暗殇
在十字路口或者斑马线,打着结
在江湖游走的马匹
一直找不到草场
粮食和种子,在多少年以后
会被悬挂于天空
找不到落地的方向
也忘了来时的村庄
唐诗老师是这样品论的:这首诗歌用一句话来表达,实际上就是“五月的一个夜晚,我梦见自己在城市里像落叶一样迷失,并且这种迷失让自己很纠结、很伤感”。如果从诗歌的转承编排上看,第一节和第二节其实是一种倒装的句式结构;在第一节里,作者直接把抒发的情感推向高潮,尤其是那句“落叶的声音还是痛得死去活来”,极具震撼性地为诗歌的调子进行了定位。至于第二节,则是对前面心境的进一步解释和描述。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欣赏思路还是比较清晰,但接下来读第三节,我就有点迷路了:题目分明是“梦见落叶”,但结尾处却是“粮食和种子”,“粮食和种子”通常代表什么?按一般的审美习惯来讲它们应该代表“收获和希望”,但它们和“落叶”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暂不说首尾照应问题,仅就前后这个转折来讲,从此意象到彼意象,个人感觉还是有点大了;也许作者有其自身的理解,但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思维的道路走到这里被堵塞了,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
我和唐诗交流了我的思路:巴芒想说明一下——对于那句“早已不是寒夜/落叶的声音还是痛得死去活来”和后面/粮食和种子,在多少年以后/会被悬挂于天空/找不到落地的方向/也忘了来时的村庄”之句的关联,巴芒想说明一下,我是想用反证这种手法来证明“落叶的声音为何而痛”,是因为这失落的粮食和种子,没有适合生长的家园,借落叶的声音来发出他们的伤痛。这种尝试可能有很大的风险,就是唐诗老师说的,读者读到这里可能会产生疑义,觉得突兀,关联不大,可能会成为败笔。
实际上,这样你来我往心平气和的交流,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完全可以存异求同,不失为一种好评读的方式:我们对作者的文字以自己的感悟来理解,作者说出她的写作想法;我们在关注作品的同时,也让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在和作者的交流中,我们也会重新审视自我的观点。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尊重、彼此学习、共求进步的过程,这有什么不好呢?
三、诗歌评论本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真正说起来,在某个层面来说,个人对诗歌的品评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在写作过程中流失掉的,永远是不可以被转述的那一部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睁大眼睛尽量去发现其中有意义的那一部分。评论诗歌本身并不矛盾,矛盾来自不同见解:因为百诗百味,每个读者都是评论家;个人是的不同口味、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理论水平、不同的美学观念、甚至在进行诗歌阅读时的感情状态都会让作品在个人内心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我们常常说:喜欢的就是好的,合胃口的就是好的。只是我们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合我们胃口的不一定合别人胃口,于是就会产生不同看法,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诱发种种争议,争论起来才好呢,往往通过这些争议,才能产生后果,才能挖掘出诗歌文本藏得最深的最为本质的东西。
比如说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评委、著名诗人赵丽华诗歌作品《二妞》,一经发布,即引来引大批围观者,这诗被为“揪揪体”。该诗全文如下:刚才在卫生间/二妞问妈妈:/爸爸下面有个揪揪/爸爸拉屎/揪揪在那儿挡着/爸爸怎么擦屁股呀。”对这首诗歌,有人“惊为天才之作”!但旅韩诗人潘婷看过此诗后直言:“这些“诗人”早就不会写诗了,忙于作秀、活动、饭局、盆友。要么不写,一写都是19禁。伤眼得很。不看为妙,直接影响一天的食欲和诗欲。”而赵丽华本人更是言辞激烈,回应道:“我的诗就为了伤你这类垃圾的眼。就是为了影响你这类装逼货的食欲和诗欲。不然我写诗作甚?!”绵阳新报总经理赵克强说:“这个女人作贱的不只是诗歌,还有文字和童心。”(资料来源:大邢台网站)。这是争论的后果,当然,没有一致结果,结果在每一个读者的心里藏着。
有这样一首诗《徐帆》:“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其实小时候我和她住得特近/一墙之隔/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我家/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羊羔体)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首好诗,反正这诗的作者于2010年10月,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你说他好就好,你说他不好它也是鲁迅文学奖得主的得意之作,奖已经发出去了,要不回来了。写这诗的仁兄,名叫车延高。这是另一种后果,是好是坏好到那里坏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这个被时间掖着藏着,时间最终会证明一切。
说到鲁迅文学奖,我就想到鲁迅,想起他的一首散文诗《秋夜》其中两句:“在我的后园,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这句子如是今人写出,必为废话或是病句晚期。但这是鲁迅所写,大文豪,那就得通过专家之手进行复诊,我百度到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回答:“鲁迅没有直说“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而分成四个短句,后两个短句还有重复之嫌。在语调上,这是鲁迅沉重心态的反映。他出门来到后园,第一眼看到了一株枣树,接着扫视,又看到了一株枣树——这也是作家的视野所及,录为文字的一种客观表现。另外,鲁迅的语气和文字,在这里显示为一个徐缓的情态,为后文设下了伏笔。仿佛表示:作家心中愁闷,需要到后园来静一静,寻找一份暂时的安宁!”但是我还是不太满意。我想如果是鲁迅先生或者他家里人都喜欢吃枣呢?两颗枣树并排而立,在园里的秋夜硕果累累,让先生看了一棵又忍不住看另一棵。后来叶子掉了,枣子也被打光了,引发了作者的无限伤感,才留下“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句子。因为是鲁迅,“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必值得好好探讨,探讨得多了,也就成了千古名句。这是因为怀疑而诱发的后果之一种,虽然不一定对。
再往前看,就要说到李白写月亮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今天看来,可谓诗意平平,说不上佳构良作,比起他的另一首《把酒问月》差远了(据说这首还涉嫌抄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但就是那首可谓李白写月亮的诗歌中最为差劲的一首,却偏偏上了教科书,世代吟唱,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静夜思》,所以专家们说:“《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的广泛程度来说,还没有一篇作品可以与之比肩,它几乎是全宇宙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为什么?因为他是诗仙,专家们在选编教科书时就难免会注重诗人影响而忽略文本本身。这是挖根涉源而产生的一些看法,仅作参考。
我胡说八道半天,其实无非想说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诗歌评论本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但我们要去看,看开在雾里的花,朦胧也是一种美;但我们要去捞,捞水里的月,以这种方式去接近、触摸月亮,哪怕最后是一场空,遗憾也是一种美。但我更希望大家都去读别人作品的意愿,而不是只自顾自的营造自己的“语言霸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圣贤诗)”;希望更多的写作者在写作诗歌的同时,也把关注目光投入别人的作品里去;在营造自我诗意世界的同时,也进入他人的诗意世界去,认真阅读别人的作品,是尊重,也是人道;从“自我关注”的空间进入“大我关注”的空间,善莫大焉!诗歌需要关注,自我们的写作者始;诗歌被大众所关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怕就怕写诗的或者读诗的都处于一种没有传统、没有诗意、没有语言规范的“生活世界”,把我们时代诗意的声音大言不惭地挤走。
四:善待批评,大肚能容天下能容之事
前面说的是品论诗歌,而作为诗歌的写作者,对别人的品读该持何种态度呢?
我们的每一个读者都是评论者,都是批评者,都可以对作品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写作者对来自各方的声音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既然作品发出来了,就不属于自己的了,或者说不是自己所能操控的了,这需要作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襟怀包容各种声音。人人喜欢听好话,但忠言逆耳,听上去不是那么顺耳的话未必不是好话,自己有想法可以辩论。诗歌争鸣应该是可靠的而最具活力的,任何地方和气一团最终会沦为死水一潭。对作品的好坏并无固定标准,于是就会有争论,摆事实讲道理秀水平,这是争论必须具备的素质。某些地方最大的毛病就是动不动进行人身攻击,这是可笑的。我清楚地记得在某论坛,诗人伊沙和某些读者骂成一团,上三代下三代都亲切问候了,这种泼妇似的辱骂早就超出了评论和学术范畴,也是当今诗坛一大奇观!只是,我们在围观的同时静下心来想想:这种方式对诗歌有益吗?对诗歌的发展有益吗?争夺诗歌的话语权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而不是谁喉咙大谁就是“霸主’!
近来学习巴芒老师好文 问候周末愉快 诗歌评论就像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我们的每一个读者都是评论者,都是批评者,都可以对作品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写作者对来自各方的声音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既然作品发出来了,就不属于自己的了,或者说不是自己所能操控的了,这需要作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襟怀包容各种声音。人人喜欢听好话,但忠言逆耳,听上去不是那么顺耳的话未必不是好话,自己有想法可以辩论。诗歌争鸣应该是可靠的而最具活力的,任何地方和气一团最终会沦为死水一潭。
巴芒指出了诗歌评论的现状。如果我们能够客观地分析作品的得失、如果我们的诗人能够包容来自各种意见,那么,诗歌论坛必然会出现活色生香的局面。 好手笔,学习 学习好评,欣赏美文! 欣赏!学习! 问好楼上朋友们,谢谢赏读! 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研读 观点非常正确 诗评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 赵丽华 , 可惜了,一个写过好诗好散文的作家,后来写开了垃圾 我们的每一个读者都是评论者,都是批评者,都可以对作品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写作者对来自各方的声音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既然作品发出来了,就不属于自己的了,或者说不是自己所能操控的了,这需要作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襟怀包容各种声音。人人喜欢听好话,但忠言逆耳,听上去不是那么顺耳的话未必不是好话,自己有想法可以辩论。诗歌争鸣应该是可靠的而最具活力的,任何地方和气一团最终会沦为死水一潭。 感谢巴芒的用心良苦。 [b] [url=http://chaobaihe.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7832&ptid=14227]1#[/url] [i]巴芒[/i] [/b]
欣赏巴芒老师美文!不过,我认为,中国人太重名气了。赵丽华出了名,所以她的诗观和价值取向就有影响。我实在读不出上面那首乌青体的诗味来!如果那样写,随便换一种颜色就可以一分钟一首诗,同样可以用赵丽华的观点去赏析!反过来,我觉得“非常非常十分白/特别白特白”等句子,恰好是在矫揉造作,根本比不上那些朴实自然的口语诗!(个见,应请赵诗人和那位作者海涵)问好巴管! 巴芒是我接触到的对诗歌最尊重和认真的诗人,文章中有许多我们可以学习和值得深思的地方,顶起来大家一起学习。 诗歌,是才情体现,是思想火花,是心灵独白。哑女如此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最美。而发现这美是因为作者有颗热爱生活的心灵,有双发现生活本质的慧眼,她把哑女放在平等生活者的角度来进行叙述,冷静而客观,是对残障人士最大的尊重。诗如其人,作者笔下的哑女对生活是如此深情,她承载着作者的生活态度,对生活也用情很深,情到深处最动人。
我赞同巴芒对诗歌的态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