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尘世——读琴匣《安魂曲》
晚安,尘世——读琴匣《安魂曲》作者/宫白云
诗歌是个体的表达,但又从不是仅仅关乎于个体的事情。当诗歌文本中的某种情绪与自己的某种情绪相呼应时,共鸣接踵而来。那些微妙的感受一下子透进心底,让内心得到一种梳理和安抚。所罗门说:愿主赐我一颗敏于感受的心。
大概是缘于自己也有一颗敏于感受的心,所以每每读到一些与自己心灵贴近的诗歌,也会哭,也会笑……那些诗句中所传达的疼痛,充满细节的体验,温暖,力量……会让那一刻的心起着微妙,只感觉一些什么在生长,另一些什么在坍毁。只是这一切都发生在不动声色之中,这是一种境界,可以熨平一些失落、忧伤甚或躁动不安,构成心灵深处最为坚实、最为可靠、最为平和的诗歌力量。与其说诗歌是美的创生,不如说是一付心灵的药引。当我反复读着那些喜爱的诗歌时候,不禁会有一种会心的触动,更会有一种心灵的震颤。诗歌是什么?具有这样大的心灵力量,无外乎是人生的悲悯与爱。而琴匣的新作《安魂曲》恰是让我读到了隐含其中的悲悯与爱。
晚安,金盏菊
鸢尾,铁线莲和
我体内所有无眠的植物。
短短的三行,回味、忏悔、疼痛跃然浮现。金盏菊,鸢尾,铁线莲带来回味,我们都知道金盏菊的花语代表惜别、离别的意思;而鸢尾则是高贵和优雅;铁线莲的花语是饶恕我,我因你而有罪。从三种植物的排列不难看出诗人对至爱的人的惜别,无疑,在诗人的眼里,他的至爱如鸢尾一样高贵和优雅,但人生也许就是这样残忍,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因此借花喻己:饶恕我,我因你而有罪。
而一句“无眠”则带来像是在刀锋上行走的痛感,这个世界所有藏在诗人体内醒着的痛苦,就让一句“晚安”来安魂吧。
晚安,葡萄园里归来的人们
---劳作又有福的人们
请放松你们苦难的腰肢
白昼已收回它的鞭子。
看了这段,你不得不说琴匣对文字的驾驭是深湛而迷人的,普普通通的文字经他的组合,便充满了音符般的魔力。你读着“晚安,葡萄园里归来的人们/---劳作又有福的人们”的时候,是美好、随意、温煦的感受。读这样的文字,现实的喧嚣、冷漠和紧张都得到了有效的缓释。“葡萄园”,“归来”,“劳作”,“有福”,这些词语因为背后充实着的细节与油画般的画面,便使情绪和体悟都有了更绵实妥帖的感受,不经意间的会心与触动也就有了更深切的效力。而“请放松你们苦难的腰肢/白昼已收回它的鞭子。”这样的句子不是随便就可以想得出来,只有在极难得的机会里,灵感才会慷慨地降临。当“放松””“苦难”“腰肢”“白昼”“收回”“鞭子”这样的词汇融会在一起,其产生的效果是罕见的。因此文字在这里便产生了魔力。“放松你们苦难的腰肢/白昼已收回它的鞭子”,其实是一种深刻感受力的产物,这样的词语境界,更需要诗人以超凡的感觉和悟性来发掘和把握,并且最艺术地呈现深藏的意味。
虽然这些东西被诗人富有魔幻力地呈现出来,但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什么呢?重要是引出下一段,因为这样的“有福”却不属于他的爱人,让我们看:
晚安,我的爱人
黑暗中一再茫然起身的爱人
麦粒一样谦逊的爱人
请挽起你朴素的忧伤。
我承认,读这样的诗句,让我的心不可遏制的震颤,灵魂之弦被不易察觉地触动,那一句“黑暗中一再茫然起身的爱人”不经意地就拽下了泪水。因为此时的自己正是在“黑暗中一再茫然起身”。诗歌的魅力正是如此,当某种情愫暗合了你的心境时,共鸣因此获得。正如苹果的味道其实不在苹果本身——苹果本身无法品尝自己的味道——苹果的味道也不在吃的人的嘴巴里。苹果的味道需要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联系产生的是不可言传的感觉。而那句“请挽起你朴素的忧伤”,不仅有一种回声般的绵力,一波一波荡在心里,不易觉察中冷不丁的竟以为这是在挽起自己的忧伤,只是从未想到力量竟然会这样强大。
晚安,星空下沉默的祖国
襁褓里的名字,和
一切尚在形成中的事物
待我在天亮前唤醒你
在这一段里头,诗人显示了他高超的影像转换技巧,一句“星空下沉默的祖国”,一下子便营造出一个无限的浩大,然后把“沉默”放在这个浩大里,单单只这两个字就已经意味无穷。“襁褓里的名字”我猜想是代表着一种新生,我不能确定诗人在写下这句话时,他脑子里想的就是新生,但这样的诗句引领我们回到一个隐喻中,没有人能够把脚放到同样的河水里两次,正如生命的形成,只有尝试了死,才能尝试生。而死而后生的痛苦过程也许只有“沉默”两个字才能涵盖。“一切尚在形成中的事物/待我在天亮前唤醒你”。是的,我们无法给“一切尚在形成中的事物”下定义,就像我们无法为颜色、味道、愤怒、爱与恨,来下定义,这些东西的感受已经深藏于诗人内心,这些感受只有通过“唤醒”才能重新获得。这是一种特有的悸动和文字背后的温暖。它让你蓦然感受到的是一束明亮照耀眼前,那是力量,是精神的召唤,仿佛在黄梅天撞上温暖的阳光,大概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能体会。
琴匣的这首《安魂曲》不仅让我们重又领略了独属于他的个人美学风貌和优雅精练,更让我们看到他独到的观照和通向生命本真的真诚抒写。
法国诗人勒内•夏尔有这样一句诗:“诗,从我身体上盗走了我的死。”我想,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想把死亡从生命里盗走,让一切永生。而琴匣的这首《安魂曲》却是想要能够“在天亮前唤醒你”,留下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悲悯与爱。
世上每一个生灵都是不可复制的,人世间真正的关怀往往是悲悯的善意和爱心,所以,我们要感恩地对待世上的一切考验,大声地对这个世界说——晚安,尘世!
附琴匣的 《安魂曲》:
《安魂曲》
文/琴匣
晚安,金盏菊
鸢尾,铁线莲和
我体内所有无眠的植物。
晚安,葡萄园里归来的人们
---劳作又有福的人们
请放下你们苦难的腰肢
白昼已收回它的鞭子。
晚安,我的爱人
黑暗中一再茫然起身的爱人
麦粒一样谦逊的爱人
请挽起你朴素的忧伤。
晚安,星空下沉默的祖国
襁褓里的名字,和
一切尚在形成中的事物
待我在天亮前唤醒你 诗歌是个体的表达,但又从不是仅仅关乎于个体的事情。当诗歌文本中的某种情绪与自己的某种情绪相呼应时,共鸣接踵而来。那些微妙的感受一下子透进心底,让内心得到一种梳理和安抚。所罗门说:愿主赐我一颗敏于感受的心。
:victory:
页:
[1]